大众网记者 郑阳 青岛报导
5月21日是第33届全国残疾人救助日。主题是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护理保障体系,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。晚上,一场美丽的主题风格光影秀点亮了岛城浮山湾,向全市残疾人致以美好的祝愿,向全市人民传达了爱的呼唤。每一份爱都会点亮希望,创造温暖。
高层建筑的古建筑群相连,建筑幕墙之间的光影变化,色彩丰富多彩,钢筋混凝土不再是硬和冷,而是传递柔软和温暖。那天晚上19:40—45、20:在20-302个时间范围内,山东路中铁中心、万象城、华润大厦等门口出现了“5.21全国助残日”、“全国助残日、大爱无疆汇青岛”的字样,展现了光影的视觉享受,美化了城市的夜晚。在场的人和游客纷纷打开手机拍照。
青岛残疾人联合会在今年全国残疾人援助日期的支持下,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,首次以科技和光影的独特魅力,以美丽的艺术理念和令人震惊的方法衬托关怀氛围,宣传和规划残疾人事业,提高青岛的文化关怀和城市温度。据有关部门介绍,5月21日至24日,全市110个户外大屏幕将在全国各地播放约30万次扶残日海报。
相关负责人表示,近年来,青岛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意识,编织民生互联网,提高公共服务质量,丰富多彩的学生就业服务模式,不断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,不断改善残疾人事业发展自然环境,残疾人事业发展趋势取得了显著成果,我市残疾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大大提高。
保障民生,编织牢固的“保障网”。
保障民生,编织牢固的“保障网络”。将残疾人工作纳入青岛党代会工作总结报告和青岛市政府报告,纳入青岛国民经济发展“十四五”总体规划,将残疾人专项资金纳入市成本预算,2019-2022年投资17亿元以上,完成所有保障项目。根据保障基本原则、底线、提高水平,进一步完善残疾人补贴规范,完善残疾人安全规章制度,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严重残疾人护理补贴规章制度;残疾人证书完成“跨省”,青岛户籍残疾人可以办理附近原则;残疾儿童康复援助新项目扩大,缓解残疾家庭的经济压力。一系列措施完成了所有保障项目的保障,不仅提高了困难残疾人的生活水平,而且充分反映了残疾人自尊的维护。
强大的服务,打造出助推辉煌的“隐形翅膀”。青岛继续增加公共服务的提供,促进残疾人公平参与社会发展。完善无障碍环境基本建设措施,打造“爱”大城市建设品牌,首先实施全省公交导盲“公交”系统软件,覆盖全市227条公交线路和3651个公交车站,极大地方便残疾人出行。自主创新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,投资约2200万元,造福残疾人家庭5300户,大大改善残疾人家庭环境的自然环境。医疗保健服务准确实施,残疾人兼容辅助设备11860件,残疾人家庭医生服务36人,残疾儿童康复从0-15岁扩展到18岁以下,残疾儿童康复援助11200余人,中重度聋儿499人耳蜗植入手术和恢复援助。根据“组织养老、社区托管、家庭生活护理”的发展模式,我市共完成了75家残疾人护理专业机构。“如康家园”残疾人之家71处选择“服务平台” 以“服务项目”的方式,为残疾人提供9000多人日托、辅助就业、康复治疗等综合服务。“如康家园”镇街普及率达到81.6%,“一人服务、一人释放、一人稳定”完成。
促进就业,创造“共富新思路”。青岛实施“六稳定”“六保险”工作标准,作为残疾人公平发展趋势,适应社会,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残疾人辅助就业政策,为学生就业最困难的智商、精神和中重度身体残疾人完成准确就业带来政策援助对策。应用残疾人就业大数据技术,根据就业失业智能管理系统,全面了解我市残疾人就业情况,逐步提高就业创业服务的准确性、系统性和效率。以职业培训、全国技能竞赛等形式,不断提高残疾人的专业技能水平。根据残疾人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系统软件的动态管理,为每个需要就业年龄的残疾人提供一站式、有针对性的“一对一”就业和创业服务。出台现行政策,促进农村残疾人创新创业教育创收,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残疾人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。利用社区公益岗位的协调能力,在工作中安装智障人员的清洁服务和绿化能力。目前青岛有残疾人41.66万余人,持证残疾人20.95万余人,其中就业年龄残疾人93454人,就业5299人,占就业年龄残疾人总数的56.7%,持证就业年龄残疾人92%具有专业素质和就业意愿。
强大的比赛,在笑声中征服世界。残疾人体育工作发展迅速,促进了残疾人康复体育、健身体育和体育比赛的联动发展,提高了里程碑式的考试成绩。青岛残疾人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获得100多枚王牌,在残奥会等著名重大比赛中获得15名世界比赛和4名洲际冠军。在2020年东京残奥会上,青岛派出7名运动员争夺6大类比赛,然后获得2银1铜。这是历年残奥会比赛人数和参赛项目人数最多的一次,在山东省排名第一。2022年,在山东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,青岛队获得172.5枚金牌、83枚金牌、53枚奖牌,青岛作为非大城市获得金牌榜、奖牌榜、总成绩榜三名第一名,进行了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建设,继续保持青岛市残疾人体育比赛在全省的“领先”影响力。各领域不断涌现出大量残疾人自力更生的榜样,大力倡导社会中丰富多彩的残疾人援助活动。我市有200多家残疾人扶贫机构。服务项目涉及残疾人康复、文化教育、学生就业、养老院、文化体育等10个领域。
极致是一种追求,不完整是一种现实。完美与不完整的结合,形成了人类生命的全部。残疾人是大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能量。一个人群的成长和进步,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活力,也体现了这个城市文明的进步。在青岛文明行为之地,让我们携手共进,共同发挥“同心同情,爱青岛”的主要基调,帮助和关心温暖残疾人的内心和生活,以宽容、温暖、闪亮的卫生城市的光辉。